截至 一、 业绩表现 (一) 投资回报 截至 表一、建行财富四号业绩表现
(二) 投资运作 6月沪深300指数下跌7.58%,基本处于单边下跌过程中。由于在5月下旬参与了市场反弹,6月份仓位较高,导致净值损失较大,跌幅达4%。 二、 资产配置分析 表二、建行财富四号三期资产配置
三、 市场简要回顾 6月份出现了明显的补跌行情并仍在持续。基金仓位持续下降至70-75%的区间,逼近08年底低点,投资者行为更加谨慎,二次探底底声音越来越强。上半年中国A股跌幅位居全球第二,仅好于希腊。 尽管多家权威机构认为经济没有大问题,但数据表现出来的下降趋势还是让人有所担忧。GDP、PMI、进出口、工业增加值等持续回落,MI、M2、贷款余额增速等流动性指标仍在不断收紧,CPI、PPI等价格指数还在上升,汇率、房地产、节能减排等问题又使政府左右为难。与此同时,海外经济复苏的进展也低于预期,无就业复苏的后遗症逐渐显现,欧美各国被迫削减财政赤字,这场自大萧条以来最大的危机,看来并不能就这么简单的度过。新华社发文表示“六大两难问题考验宏观调控”,决策层也展开了密集调研,下半年政府的行为仍将是市场的主导因素。 四、 近期投资策略展望 7月3号,温总理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提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都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我们不仅要大力解决那些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同时又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的紧迫性问题,这些都必须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下进行。从总理的表态中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解读,政策在下半年会有所转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是不容侵犯的,如果下半年经济真的快速下滑进而突破可容忍的底线,政府将有所作为。 总理的表态让大家嗅到了一丝政策放松的意味,甚至激发了二次刺激出台的猜想。但这种行为治标不治本,也不会使市场重回牛市,更大的可能只是一波规模可观的反弹。现在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都面临着转型和突破,但这种情形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回顾世界经济史,大型经济体的转型和新技术的突破少则三五年,多则十数年,进化的过程必然是曲折的,投资者不能过于一厢情愿。 从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转型期的市场走势以震荡为主,收益率不会太高。日本74-78年日经指数从4000点到5000点,收益率25%;韩国90年代的转型遇到了亚洲金融危机,92-02年的回报只有22%;台湾在90-96的转型期内指数涨幅50%;年均复合的回报皆低于10%。因此,未来我们可能要习惯比过去低的收益,并相应调整我们的投资策略。尽管指数的上涨空间有限,但转型后的经济新增长点都会有不错的表现,如日本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电气设备,韩国和台湾的电子产业等,台湾电子股在转型期的收益率超过了200%。因此,均衡配置型的策略未来不会有太好成绩,重点应放在潜在的新兴产业上。 以上其实是一个较长期的投资思路,仅从下半年看,新行业的萌芽有所显现但仍不明显,转型的过程才刚刚开始。经过了上半年的大幅下跌,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已经得到了不小的释放。从全市场看估值水平已经进入了价值区间,以银行、石化、交运为主的占50%权重的板块估值已经回到10年来的低位,因此总体上市场下跌的空间比较有限。食品饮料、商贸、家电等消费类品种的估值已颇有吸引力,而医药、TMT、电力设备等板块尽管估值仍显偏高,但行业前景也是长期看好。总体上在系统风险较低的环境下可以相对上半年适当提高仓位参与,对传统行业做反弹,对新兴行业做成长。 由于我们管理的产品期限都较短,难以做到长期持有等待公司的成长,更多时候还是需要把握好交易的时机。在现今复杂的环境下,我们认为要和概率做朋友,在研究精选个股的基础上,在市场震荡或者短期向上的环境下买入,才会大概率获取绝对回报。市场中的大部分投资者都有信心选出能跑赢大盘的个股,但回头看真正能做到的人屈指可数,因为其实投资者的集合就是大盘,投资者的收益符合正态分布。信心尽管很重要,但毕竟不是真金白银,也无法单独创造财富。在未来指数空间不大而创新产品又匮乏的环境下,我们只有用概率来保护自己,积累每一笔交易的收益,才能实现绝对的超额收益。 附:持仓明细
|